校实设处【2025】1号
一、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传播应急处置
1.接到报告后,校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对传播事故进行确认,并对传播的病原体性质及扩散范围进行充分评估。
2.立即封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,防止微生物扩散。
3.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,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留取本底血清或相关标本。
4.对造成污染的工作环境及污染物进行消毒。
5.配合医院等有关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。
二、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
1.强酸、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,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,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,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,再分别用低浓度的(2%~5%)弱碱(强酸引起的)、弱酸(强碱引起的)进行中和。处置后,再依据情况而定,作下一步处置。
2.若酸(或碱)不慎溅入眼内,应立即就近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每一实验室楼层需配备紧急冲淋洗眼装置或专用洗眼水龙头。冲洗时,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,水向上冲洗眼睛,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,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。处理后,再送眼科医院治疗。
3.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、嘴唇脱色或发绀,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,则可能是中毒所致。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,立即送医院治疗,不得延误。
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,解开领扣,使其呼吸通畅,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。
误服毒物中毒者,须立即刺激催吐(视情况可用0.02%~0.05%高锰酸钾溶液或5%活性炭溶液等催吐)对催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,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。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。
重金属盐中毒者,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,立即就医。不要服催吐药,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。 砷和汞化物中毒者,必须紧急就医。
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,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,给予2%~5%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、吸氧。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。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、防毒服装、防毒手套、防毒靴等。
经皮肤中毒者,将患者立即移离中毒场所,脱去污染衣服,迅速用清水冲洗,粘稠的毒物用大量肥皂水冲洗;遇水能发生反应的腐蚀性毒物如三氯化磷等,则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后再用水冲洗。
三、辐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
1.一旦发生辐射事故,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撤离,并及时上报学院及学校有关部门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
2.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,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。
3.事故处置必须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挥下,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。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。
4.对可能接触放射源的人进行排查确认,确定其未接触放射源的方可离开。对可能接触放射源的,应立即送医院就医,确认情况,为其进行诊治。
四、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置
1.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。
2.触电急救,第一时间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,越快越好,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,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,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。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:(1)切断电源开关;(2)若电源开关较远,可用干燥的木棍、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;(3)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,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,拉触电者的衣服,使其脱离电源。
3.触电者脱离电源后,应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。神志清醒者,应使其就地躺平,严密观察,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;如神志不清,应就地仰面躺平,且确保气道通畅,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,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。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。
4.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,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正确抢救方法(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),并尽快联系医疗部门救治。
五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
1.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与本环境相匹配的消防器材,如灭火器、灭火毯、沙箱、消防栓、防烟罩等,重点区域适当配置防毒面具,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并熟悉其操作规范,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。
2.局部起火,根据起火的原因,立即选用正确的灭火器材灭火;发生大面积火灾,实验人员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告之本实验室具体情况,灭火措施,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,同时向学院领导报告。有人员受伤时,立即向医疗部门报告,请求支援。人员撤离到预定地点后,实验教师、实验室工作人员、学生干部立即组织清点人数,对未到人员尽快确认所在的位置。
3.逃离火场时若遇浓烟,应尽量用多层湿布捂住口鼻,并放低身体或是爬行,千万不要直立行走,以免被浓烟窒息。
4.逃离火场时切勿使用电梯,应尽快沿着安全出口方向离开火场,并到空旷处汇合,建立隔离带,未得到许可不得擅自返回火场。
六、爆炸事故应急处置
1.实验室爆炸发生时,实验室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,确定爆炸发生的位置,判断爆炸发生的原因,明确爆炸周围的环境,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以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害。
2.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指挥紧急疏散,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。事故单位应立即将事故信息向领导小组上报。
3.如不能确定是否有再次爆炸危险的,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,等待保卫、消防部门指挥人员的调度。领导小组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,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信息,并视情况拨打119、120等急救电话,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急救。
七、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
1.立即关闭机械设备,停止现场作业活动。
2.如遇到人员被机械、墙壁等设备设施卡住的情况,可直接拨打“119”,由消防队来实施解救行动。
3.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,实施现场紧急救护。轻伤员送医务室治疗处理后再送医院检查;重伤员和危重伤员应立即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送医院抢救。若出现断肢、断指等,应立即用冰块等封存,与伤者一起送至医院。
4.查看周边其他设施防止因机械破坏造成的漏电、高空跌落、爆炸现象,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。